重庆市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实施方案
日期:2016-04-02 09:40:28  发布人:adminroot  浏览量:3832

重庆市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20152018 年)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升我市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六项行动”为抓手,以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更新管理理念、落实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使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在全市职业院校得到全面落实。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

二、全面落实六大行动

(一)落实专项治理行动,提升规范办学水平

——严格招生与学籍管理。严格治理违规招生行为,杜绝虚假招生宣传;建立健全阳光招生信息平台,坚持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面向社会公开;建立专项督查制度,加强对社会招生中介及虚假联合办学等违规违法行为的综合治理,维护正常招生秩序。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注册、学籍异动、信息变更和学生毕业等环节管理,完善学籍定期核查机制,强化学籍信息核查,确保电子档案数据准确、变更合规,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职业院校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检查、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保持一致,保证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执行的严肃性、规范性。在高职院校开展“分管教学院长、教务处长说教学”、“学生说学习”等“五说”系列活动,开展“教风、学风、校风”巡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对辖区内中职学校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加强资助与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增强绩效意识,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完善生均拨款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学生资助等专项资金的过程监控,规范会计行为,严肃查处虚报虚列、违规使用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

——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改变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不一致等现象。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职业院校设置管理。高职院校校名严格按照国家高等学校校名规定执行。中职学校原则上不得一校挂两个及其以上学历教育学校校名。学生学籍严格按一个校名注册。严格学校设置的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新增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设置必须符合《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育部2000年)》条件;中职学校设置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育部2010年)》要求。健全办学资质清查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职业院校主要办学条件与设置标准差距较大的,限期1-2年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逐步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取消招生资格。严禁未经审批擅自设立校外办学点或开展联合办学。

(二)实施管理制度标准,提升管理能力

——制定章程。依法制定和完善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6月底前完成章程制定工作;中职学校加快推进章程建设,国家中职示范校2016年年底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注重行业、企业和社区等相关方参与学校管理,形成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

——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有序、标准严谨、流程清晰、监督有据的制度体系,理顺和完善教学、招生、学生、学籍、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标准及工作流程,确保制度完整、有效,消除学校管理“盲区”。制定和完善学校管理工作手册,实现“一校一手册”。

——执行标准。认真执行国家及我市制定的学校设置标准、学校建设标准、专业标准、教学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实训设备配置标准、数字校园与信息化建设标准等。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标准的奖惩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执行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制定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制定学校综合管理岗、专业管理岗等学校管理队伍能力标准体系,细化院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

——加强培养培训。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要科学制订本区县、本校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建立分层培养培训体系,确保三年内完成一轮管理人员培训。做好国培、市培、校本培训等工作,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到企业挂职,支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支持职业院校与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定期组织区县分管职业教育负责人、院(校)长和其他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加强绩效考核。职业院校要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校内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建立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评与内部分配机制,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促进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强化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任免、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激发管理人员内在动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设数字化校园。按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制订和完善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设计。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

——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成立以院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机构,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主管,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技术队伍。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提高管理人员运用大数据平台及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力,逐步发挥大数据在学校管理诊断和改进中的作用,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效能。

(五)坚持立德树人,提升文化育人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育人全过程。要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以及精益求精、诚信守纪等职业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突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加强建设学校文化。总结和凝练体现现代职教理念、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并通过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技术技能文化积累。积极参与每年五月举办的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校园开放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定期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进学校等活动,促进学校文化与先进产业、企业文化融合,培育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营造以文化人的氛围。

(六)坚持教学中心,提高质量保障能力

——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各职业院校要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并将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指导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诊断与改进机制。到2020年所有中职学校接受一轮市级“教学诊断与改进”检查。

——建立质量监测体系。职业院校应切实发挥内部质量保障主体作用,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把学习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创新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定期开展质量评估与监测,强化结果运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三、建立《行动计划》推进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建立由市教委推动、区县教委联动、学校行动的协调推进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实施《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市教委负责《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部署、监督、指导,掌握重点任务推进节奏(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见附件1);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并报市教委备案,加强对本辖区中职学校实施情况的检查指导。职业院校是具体落实《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根据《行动计划》整体部署,并结合学校管理工作实际,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见附件2),制订工作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有效落实。

(二)强化督促检查

加强管理制度、标准及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管、检查、评估。职业院校落实《行动计划》情况将作为市级资金安排、项目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市教委将建立《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限期整改报告制度,并视情况组织专项督查,其结果作为推荐评选全国职业院校500强,遴选中职学校管理30强,高职院校管理10强的重要依据;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督查调研、情况通报、限期报告、跟踪问效等制度,完善《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工作机制;职业院校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群众评议和走访行业企业、社区、家庭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工作实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工作案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强宣传发动

各地各校要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的宣传解读活动,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工作要求,营造舆论氛围;要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发挥专题网站、新媒体和公共数据平台等的作用,实施微学习、微传播,利用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大赛等活动,通过专家辅导、专题研讨和微电影、动画宣传片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国家有关职业院校管理政策要求入脑、入心;要组织发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加大《行动计划》实施的宣传力度,形成实施《行动计划》的工作合力。

 

附件:1. 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2. 职业院校管理考核评估工作主要参考点

 

 

 

 

 

 

 

 

 

 

 

 

 

 

 

 

附件1

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主体

时间进度

一、落实专项治理行动,提升规范办学水平

1

诚信招生承诺活动

职业院校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2

学籍信息核查活动

职业院校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3

教学标准落地活动

职业院校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4

实习管理规范活动

职业院校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5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职业院校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6

财务管理规范活动

职业院校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7

督促专项治理行动落实并建立长效机制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实施管理制度标准,提升管理能力

 

8

制定学校章程

职业院校

高职院校2016年6月底前,国家中职示范学校2016年年底前完成

9

健全制度

职业院校

2018年6月底前完成

10

搭建章程建设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交流、咨询和服务平台,组织研制管理指导手册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018年6月底前完成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11

细化院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开展培养培训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2

组织开展管理经验交流和培训活动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四、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13

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职业院校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14

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5

组织开展信息化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与现场观摩等活动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五、坚持立德树人,提升文化育人水平

 

16

组织开展学校核心文化、优秀学生社团等遴选展示活动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7

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等系列主题活动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六、坚持教学中心,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18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9

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编制、发布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七、加强组织领导

20

制订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市教委

持续实施

21

根据行动计划整体部署,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制订工作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

职业院校

20163月底前完成

22

各区县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报市教委备案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0165月底前完成

八、加强宣传发动

23

开展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的宣传解读活动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24

设立“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网络专栏,组织专家辅导、专题研讨等活动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九、加强督促检查

25

建立督查调研、情况通报、限期报告、跟踪问效等制度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26

遴选中职学校管理30强,高职院校管理10强

市教委

20186月底前完成

十、加强指导服务

27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研究,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广泛征集和宣传优秀管理案例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附件2

职业院校管理考核评估工作主要参考点

 

 

序号

内容

主要参考点及内涵

1

办学理念

1.1发展定位: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对学校发展目标、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进行科学定位

1.2一训三风:具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建筑、雕塑、标识等体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学校历史和专业特色

2

体制机制

2.1管理体制: 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中职学校落实校长负责制,公办高职院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和社区成员参与的理(董)事会,发挥其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职能

2.2运行机制:定期召开教代会、学代会、团代会,维护师生参与学校相关事项的民主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参与专业设置及教学、科研等事务管理;按照定编、定岗、定责原则,竞聘上岗、合理流动

2.3规划计划:广泛调研、科学论证,通过学校法定程序制订;按年度和部门分解规划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有效组织实施

2.4监控评价: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及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引入行业、企业及专业机构等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价

3

章程制度

3.1学校章程:依法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章程,促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科学发展

3.2制度体系: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内部管理制度体现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学校特点,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健全

3.3制度实施:内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合理,职责明确,部门之间团结合作、协调高效;制度实施主体明确,责任明晰,流程规范,透明高效;建立问责机制,执行力强,落实、反馈机制畅通

3.4信息化手段:制定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配套制度;校园网功能齐全、运行流畅;树立“大数据”意识,重视各类数据的记录、更新、采集和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广泛

4

教师队伍

4.1专任教师:身心健康,师德高尚,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高;专兼职教师数量、结构满足教学需要,专任专业课教师有企业实践经历,有专任教师在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中担任职务;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的5%

4.2兼职教师:引进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严把聘任、培训、考核关,发挥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3班主任(辅导员):每班配备1名班主任,高职按不低于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选聘、培训、考核等工作规范

5

教学管理

5.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度高,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学、动态调整

5.2课程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执行到位;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开齐开足;教材开发、选用、采购等程序规范;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普遍

5.3教学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合理、教学运行有序,教学行为规范、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氛围浓厚;设置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定期检查、反馈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建立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机制;教学档案齐全,使用便捷

5.4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强化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实习时间、场所、待遇等符合国家要求;落实实习过程管理责任制,完善实习信息通报、实习责任保险等制度

5.5教学质量:学生身心健康,职业道德良好,人文素养高,职业能力强,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获得率高

6

学生管理

6.1招生管理:严格执行招生制度;无虚假宣传和有偿招生等违规行为

6.2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注册、转学、退学、毕业等环节管理规范,学籍档案内容真实齐全,专人管理

6.3常规管理:制定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宣传教育到位、评价考核制度健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生动有效,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强;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健全,活动覆盖面广,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4奖助体系:落实学费减免、补贴政策以及国家“奖、助、勤、贷”等管理办法,经费发放规范有序,档案齐全

6.5就业创业:配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和升学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高

6.6健康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建立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专业人员,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服务

7

财务管理

7.1基础工作:依法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基础工作规范,技术手段先进;财务制度健全且执行严格有效。

7.2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规范有效,决算编制真实完整。

7.3收支管理:依法组织收入;严格管控支出。学生资助过程控制严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7.4内部控制: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财务风险可控。

7.5绩效评价: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有序推进绩效管理,逐步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8

后勤管理

8.1资产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发展需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严格执行国家物资采购的有关规定,采购程序公开、公平、透明、规范;资产登记、使用、维护、维修、折旧、报废等工作手续完备、程序规范

8.2校园管理:校园环境绿化、净化、美化;教室、实训场地、餐厅、宿舍、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校园禁烟、控烟措施有力

8.3膳食管理: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从业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严把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关,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膳食价格合理、管理民主;学生用餐文明、注重节俭

9

安全管理

9.1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水电、消防、食品、交通等领域和实习实训、大型活动、网络信息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9.2安全预防: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教育、演练、检查常态化,及时消除隐患

9.3应急处置:各项预案齐全、科学、可行,处置得当

10

科研管理

10.1教科研: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加强学术规范管理,搭建多元化的教科研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经费保障到位、使用合理合规  

10.2科技服务:面向社区、行业、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开放资源,资源利用率高;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科技服务;广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培训,满意度高

 


核发:0 点击数:383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电话:023-42463556 (院办) 023-42462856(招生处)
学院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大学园区思源路60号 邮编:401520
网站维护:信息管理中心 教育部代码:13968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568号